《韩熙载夜宴图》的前世今生

1.

红日已高三丈透,

金炉次第添香兽。

红锦地衣随步皱。

佳人舞点金钗溜,

酒恶时拈花蕊嗅。

别殿遥闻箫鼓奏。

这首《浣溪纱》的作者是南唐最后一个皇帝李煜,后人称为李后主。词中描写了他在皇宫中享受生活的场景。

李煜

又是佳人,又是舞步,又是箫鼓,真是风流快活。

不过这年的夏天,他有点高兴不起来。因为有探子向他汇报:近来有大批高官频繁出入韩府,恐有异动。

“又是韩熙载!他到底想干什么?”李煜在心里嘀咕了一下。

这韩熙载可不是一般人。他原来是维州北海(今山东维坊)人,后唐同光年的进士,文章书画都很有名。后来因为父亲李光嗣犯了事,韩熙载被诛连,逃到了江南,投顺了南唐,在李煜的祖父李升、父亲李璟在位时就做官,现在是中书侍郎、光政殿学士。

当前后唐虽然表面上还是一片太平,其实早已危机四伏,北方敌国后周不时进犯,李煜不得不用财物取悦敌国,换取片刻安宁。同时他又非常多疑,总担心有人谋反,特别是对北方过来的官员很不信任。已经有不少人被他处死了。

不巧,这个韩熙载就是北方人。

本来,李煜对韩熙载的才气还是很看重的,早就想任用他为宰相。但是又听闻他放浪形骸,沉迷酒色,恐怕难当大任。

韩熙载夜宴图8

现在他居然大量会见官员,难道他的风流都是装出来的,实际上是准备串联造反?

要知道,韩熙载可是曾经说过“江左用吾为相,当长驱以定中原”这种豪言的人。他很有可能对我不满,意图谋反另立新君或者取而代之,以实现自己的抱负。

想到这里,李煜不禁冷汗直冒。

2.

他决定派人去韩府打探一下。

派谁去呢?如果随便派一个小卒去,只言片语恐怕难得全面。

想来想去,他想到了顾闳中。

顾闳中是他的宫廷画家,画功了得,尤其对细节的把握精准,派他去韩府打探,再让他把里面的详情描绘出来,不就知道韩熙载的真实意图了?

不过只派他一个人,万一他也是韩熙载的同党呢?不行,还得派一个人跟着他。

于是,他急忙召见顾闳中和周文矩,向他们交待了刺探的任务。

不久,韩熙载果然再次邀请官员到府赴宴。顾闳中和周文矩也顺利混了进去。

韩府这次宴会果然是高朋满座。当年的新科状元郎粲、紫微郎朱铣、太常博士陈致雍、状元舒雅都赫然、教坊副使李家明都赫然在座。宾客里面甚至还有韩熙载的好友德明和尚。

韩熙载夜宴图7

不过,那么多人在一起,原来并不是什么密谋,真的只是一个Party而已。

只见当晚韩府灯火通明,衣香鬓影。韩熙载放出他的一百名家妓,纵情作乐。

顾闳中皇命在身,于是观察得格外仔细,把一人一事,一草一木都记在心里。回到家后,凭着超强的记忆里,把这一场风花雪月的风流韵事用连环画的形式画成了一幅 纵28.7厘米,横335.5厘米的长卷,呈给李煜。

3.

这幅画虽然是一幅“情报图”,但是顾闳中毕竟是顶级的画师,何况是皇帝交办的任务,因此他不敢丝毫马虎,用了全部的心力去完成。他没想到的是,这幅偷窥别人隐私的“证据”,竟成了他的代表作流传后世。

长卷按时间先后顺序分为五个部分,分别是“赏乐、观舞、小憩、清欢、宴归”五个场景。每个场景之间用屏风等物分隔,既断又连,构思巧妙。

“赏乐”部分,以一张凌乱的床为开头,床上还摆着一把琵琶,似乎在暗示着什么。接着描绘了宾客围坐在一起听琵琶演奏的场景,坐在最左边的就是主人韩熙载。奏乐的是教坊副使李家明之妹李姬。韩熙载双手下垂,显得轻松自然。旁边穿大红袍的状元郎粲身体前倾,显然听得非常入神。桌面上还摆着食物,应该是刚刚用餐完毕,开始进入娱乐环节。

韩熙载夜宴图1

“观舞”部分,宾客在看韩熙载的宠姬王屋山跳六幺腰。韩熙载兴致很高,亲自打鼓助兴,李家明即用牙板打节拍。德明和尚站在李家明身后,显得有点不自在。毕竟他是出家人,不好意思去看一个美女跳舞,但又不好走开,只得尴尬地陪着。

韩熙载夜宴图2

“小憩”部分,韩熙载坐在榻上净手,作短暂休息,身边簇拥着四位美女。桌上的红烛已经烧了过半,显然已经夜深,但一名家妓正在搬动琵琶和笛箫等乐器,说明还有下半场。旁边一张床上被褥凌乱,难道作者暗示这里刚刚发生过一场大战?

韩熙载夜宴图3

“清欢”部分,韩熙载袒腹坐在椅子上听五位乐伎吹奏乐器,状元舒雅在旁边打牙板助兴。屏风边,一名男子与另一边的女子窃窃私语,非常自然地连接起下一个部分。据说这名男子就是画家顾闳中本人。

韩熙载夜宴图4

韩熙载夜宴图11

“宴归”部分,韩熙载已经重新更衣,站着欢送宾客,手上还拿着鼓棰,显得意犹未尽。一名宾客坐在椅子上,与两名美女携手密语,似有依依不舍之意。最右边一位宾客则手抚美女美背,似乎在说“放心,我明天还会再来的”。这里,作者用了一个巧妙的安排,让韩熙载的身子面向图画右边,似乎是与长卷开头的自己作一个呼应,又让观者再次把注意力集中到画面中心。

韩熙载夜宴图5

李煜看了这幅长卷,暗骂了一句:“这韩老头,比我还会享受。”

看来,韩熙载真的只是沉迷声色,已经没有之前的大志了。他心中既有放松,又有一丝的悲哀:本来想任用他为相的,怎知他堕落至此,国中无人可堪大任,这该如何是好?

罢了罢了,想那么多干嘛?爱妃还在等着我过去呢。

后来,李煜把这幅画拿给韩熙载看,本来想震他一下,希望让他感到羞愧。

谁知韩熙载满不在乎,毫无愧色。

李煜没想到的是,其实韩熙载早就知道李煜对他起了疑心,所以故意做出纵情声色的姿态,让李煜对他放松警惕。他知道,在南唐这样的政治环境下,难有作为,与其做一个宰相不得善终,不如寄情享乐。

一方面,他看到国势日衰,心中忧急,但是抱负难伸,只得以风流的面目示人;另一方面,他又担心李煜对他的猜忌。所以即使是在众姬环绕,莺歌燕语的气氛中,他也半点都高兴不起来。

顾闳中显然也觉察到了这一点,所以在这幅《夜宴图》里,虽然韩熙载五次出现,但都没有过一丝笑容。

4.

公元970年,韩熙载去世。

李煜痛惜道:“吾终不得熙载为相也。”

然而李煜的痛惜已经晚了,仅仅六年后,北宋的20万大军攻至金陵城下,李煜被迫衔印出降,南唐就此灭亡。

那幅《韩熙载夜宴图》也跟众多珍宝一起落入了北宋皇室之手。

后来,这幅长卷的真迹竟然丢失了,幸亏宋朝皇家让画师复制了一份,让这个香艳的夜宴画面流传了下来。

韩熙载夜宴图6

这件复制品在战乱和朝代更迭中也是历尽劫难,数次易手,留下了很多名人的题跋,后被名将年羹尧所得,还特意题了跋。

年羹尧被抄家后,夜宴图流进了皇宫,成了乾隆爷的掌上宝。这个盖章爱好者在上面至少盖了三个印章,还题了字。

韩熙载夜宴图9

清王朝灭亡,1921年溥仪从宫中携出变卖。

20世纪30年代初,绘画大师张大千以准备购置一座王府的500两黄金从北京著名书画铺玉池山房买下这幅画。

他对这幅画非常珍视,专门刻了一个“南北东西只有相随无别离”印章,加盖在上面,显然有意让此画陪伴终老。

但是天不随人愿。1951年,张大千为移居海外筹措经费而出售部分珍藏字画。他知道,如果让这幅画外流海外,自己就是千古罪人了,于是有意把它留在国内。

周恩来得知后,要求当时的国家文物局局长郑振铎先生赴港购回。

张大千也很干脆地以2万美元的低价转让。

《韩熙载夜宴图》得以永久留存大陆,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,成了顶级国宝。

这就是一幅画的前世今生。

这幅画,像《红楼梦》里的顽石一样,在尘世中历尽劫难,记录了一个时代的悲欢。

发表评论

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*标注